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水平的西化,越来越多的人群饱受便秘的困扰。便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而长期令人困扰的便秘,多数是指慢性功能性便秘。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出现便秘相关症状,而已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这类患者排便频率每周小于3次,排便费力、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
由于便秘的病因较复杂,仅光靠服药治疗效果有限,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相关事宜,可大大提高疗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饮食:
1.摄入足够的水分,晨起空腹饮温水ml,每日饮水至少1.5-2.0L;
2.每日摄入25-35g膳食纤维;
3.每日喝1-2杯酸奶;
4.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不饮酒,不喝含大量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加重大便干燥。
(二)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1.全身性运动,如散步、爬山、有用、打球等;
2.锻炼腹肌力量,如仰卧起坐、腹式深呼吸;
3.锻炼肛门和盆底肌肉的力量,如提肛门运动;
4.促进肠蠕动运动:如按摩腹部,正确的按摩方法: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推揉按腹部,使腹部下陷3-4cm,每次10-15min/次。
(三)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1.保持规律的排便时间:每日晨起或三餐后1-2小时内去厕所排便,借助胃结肠反射,是努力排便的最佳时间,无论有无便意,每次均练习排便5-10分钟,避免久坐和九蹲。
2.排便体位:尽量“蹲位”排便,努力使双膝高度超过臀部。
3.专心排便,排便时不要阅读、不吸烟、不听广播、不玩手机或行其他转移注意力的事情。
4.平时有便意不要克制和忍耐,应立即排便。
更多资讯医院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