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指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蜗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名“中风”,又称“卒中”。部分患者发病前有肢体麻木及无力、眩晕等先兆症状。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并且常留有后遗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故而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之一。
1知识链接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临床上在用针灸治疗中风的同时,常配合其他康复疗法,使其最大限度入社会,得以康复。对中风患者还应重视原有疾病的治疗,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
病因病机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其病位在脑府,主要的病因是风、火、痰、瘀,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心、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是其发病的基础。
辩证分型一、中经络
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角?斜,舌强语謇,但无意识障碍为主症。
1.风痰阻络手足拘挛,头晕目眩,口腻痰多,苔腻,脉弦滑。
2.肝阳暴亢眩晕,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尿*便秘,舌红苔*燥,脉弦有力。
3.气虚血瘀手足肿胀,面色淡白,心悸气短,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4.阴虚风动手足拘急或蠕动,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心烦失眠,舌红苔少,脉细数。
二、中脏腑
以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
1.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苔*腻,脉滑数。
2.脱证: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或不对称,息弱口开,汗出如油,手撒肢冷,二便失禁,舌青紫或萎缩,苔滑腻,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
该患者为我门诊部康复治疗患者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处方:
主穴:中经络: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中脏腑:内关水沟
配穴:中经络: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气虚血瘀者加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加太溪、肾俞;上肢不遂加肩鶻、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舌强语謇加哑门、廉泉、通里;口角蜗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太冲;足内翻者加悬钟、丘墟;足外翻者加太溪、中封;头晕者加风池、天柱、完骨;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便秘者加丰隆、支沟、天枢;尿潴留、尿失禁加中极、关元、曲骨。
中脏腑:闭证加十二井、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呼吸衰竭加气舍;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