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史话生活中的中医冬至吃饺子的 [复制链接]

1#

“冬至吃饺子,不吃冻耳朵”,这句话,想必很多人从小都听长辈说过这句谚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时,想必很多人都吃到了美味的饺子,那您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吗?接下来,就带您一块了解下,冬至吃饺子与中医的那些事。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说起冬至吃饺子,和中医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南阳人,曾在湖南长沙做太守,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后人尊奉为“医圣”。东汉末年,*阀混战,民不聊生,从曹植的“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可以想见当时社会的凋敝,不忍面对官场的黑暗,张仲景辞官回到故乡南阳后,继续行医,为广大人民解除病痛折磨。

医圣-张仲景

有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白河两岸,众多民众面*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面对这凄惨的情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药材缺乏,面对这么多患者,真把我们的医圣急的掐断了不少银须。忽然有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让弟子们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将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煮。因其像耳朵,大家便亲切的称之为“娇耳”,于是将两个“娇耳”,一碗肉汤分给白河两岸的广大民众。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慢慢的恢复好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就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饺子,又因为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便代代相传冬至这天吃饺子。

何为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也即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迎来了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自冬至这天起,天地间阳气渐强,代表一个新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所以冬至的“至”,有终结、极致的涵义,更是古人对新的起点与希望的期盼。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明清皇帝会在冬至这天前往天坛祭天,普通老百姓也会会换上盛装,拜贺尊长,亲朋之间互相馈赠食物,传递节日的喜庆,抚今怀古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冬至这天,人们会悬挂起祖先的画像,买来食物供奉先祖,感恩祖先护佑美好生活。正是因为我们民族常怀感恩之情,不少节气变成了节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读到这,您是否还觉得中医远不可及呢?中医不仅仅在书本上,医院里,其实她就在我们的身边,正是我们的祖先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中通人事,才创造出了护佑中华几千年的中医。今后您再吃美味的饺子时,不妨会心一笑,感恩可爱的中医创造了这一美餐。好了,今天咱们就先聊这么多了,想知道更多中医有趣的事,动动小手,点个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