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如今秋季来临,连绵不断的下雨,气温也渐渐降低,不少大人也都接连感冒了。
小宝宝抵抗力弱,有时候睡觉不老实,夜间睡觉容易踢被子。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受凉,出现感冒咳嗽不断的情况。
其次,也不要因为天气冷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给宝宝穿得太多,这样反而容易让宝宝感觉发热而不断踢被子。
宝宝的体温会比成年人高一些,晚上睡觉又容易出汗,穿多了就会加剧宝宝出汗的情况。这样宝宝穿再多,可能都不会感觉暖和,再经过冷风一吹,就容易感冒了。
所以,父母还是需要多上心一点,晚上不要睡得太死,最好能够多多照看下身边的宝宝,避免宝宝因为踢被子受凉而感冒咳嗽。
宝宝感冒不要慌,这3大误区要注意:
误区1:给6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止咳感冒药
复方止咳感冒药是成人用药,只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流涕,还是需要宝宝自行恢复。还有一点就是,不同药厂药剂可能也会不相同,而且给宝宝一直用成人药物,很容易产生副作用。
而且复方感冒药中一般有多种有效成分,而且缺乏儿童剂量标准,很容易出现服用过量的情况。
总之,宝宝感冒了,不但要对复方止咳感冒药谨慎选择,在其它药物选择上也要注意。而且严重情况下,医院检查。建议多喝水、多休息、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清淡。如果是发烧情况,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大点儿的宝宝用冰袋、解热贴,而且发烧的时候不要穿太多衣服。
误区2:感冒发烧就要吃“消炎药”
消炎药,爸爸妈妈是不是很熟悉?其实这个误区大家都有犯过。常说的消炎药,其实是抗生素,感冒发烧、腹泻便秘、细菌感染等,一般情况用到的消炎药,对我们身体会有一些影响。
误区3:宝宝发烧打退烧针
发烧是宝宝自身抵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一个过程。现在有些父母,可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发烧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在起作用,以为发烧是很严重的事情,一定要速战速决,就是想要把烧退下来而直接打退烧针。这种做法太盲目不可取,需看医生遵循医嘱。
宝宝在秋季感冒发烧护理方法
孩子的感冒发烧护理方法要科学,治疗要足够及时,才能够避免延误病情。家长们要及时测量孩子的体温,对于低烧问题,家庭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是能够通过家庭护理退烧,就不必再让宝宝吃药了,毕竟药物还是存在刺激性的。
低烧护理方法
1、沐浴
当孩子存在低烧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退烧。比如用毛巾沾取温水,擦拭孩子的身子。要是孩子适应淋浴的方式,也能够通过淋浴方法为宝宝降温。妈妈要时常擦拭宝宝的额头部位以及后背,帮助宝宝的身体进行散热。
2、冰敷
宝宝发烧,妈妈们也可以用冰枕冰敷的方法帮助宝宝退烧。有孩子的家庭,要在冰箱中准备儿童专用的冰枕,不过冰枕的温度太低,还是建议用毛巾包着冰枕,比较不会刺激到孩子的皮肤。
3、使用退烧贴
除了使用冰枕帮助宝宝退烧之外,家长们也可以使用退烧贴的方法,帮助宝宝退烧。退烧贴上含有退烧药物,外用药物对于宝宝刺激性比较少,效果也是不错的。
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
秋季宝宝感冒发烧,引发的原因很多。当孩子是由于感染了病毒引起的发烧问题,在治疗上建议选择中药治疗更为温和,中药退烧会更为安全一些。中成药中对于孩子的身体退热、消炎以及抗菌上是比较好的。在使用之前,除了听取医生的建议之外,爸爸妈妈们还要仔细看下药物的说明书,了解一些禁忌问题。
秋季宝宝发烧饮食护理
孩子发烧之后,饮食护理也很关键。饮食上,妈妈们可以准备清淡营养的粥或者是营养汤,宝宝饮食上要合理安排,在保证营养的摄入之后,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对抗发烧问题。
那么,在秋季如何预防宝宝感冒呢?接下来,小筛就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来为各位家长们科普。
-衣-
秋收冬藏,春捂秋冻。秋季宝宝穿衣不要过多,睡觉时盖被也不要过厚,让宝宝适应气温的下降。老话“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也提醒着“秋冻”要适度,宝宝的双脚、腹部、背部等敏感部位还是要注意保暖的。
-食-
秋季宝宝饮食以“两少三多”为原则。
少吃辛辣:如姜、葱、蒜、辣椒等。
少生吃瓜果:俗话说“秋瓜坏肚”,小儿脾胃虚弱,入秋后生吃大量瓜果容易损伤脾阳、引发肠胃疾病。
多吃酸味果蔬:如番茄、山楂、葡萄、柚子、柠檬等,酸性收涩。
多吃滋润补水的食物:如麦冬、百合、杏仁、雪梨、蜂蜜、银耳、萝卜、莲藕等,润燥清火,煲粥煮汤都很不错。
多喝水:温白开水最佳,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搭配喝一些菊花茶、金银花露、青菜汤等,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在秋季,还可以适当喝点蜂蜜水,既能补充水分,又有滋阴润肺的效果。
-住-
宝宝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也可增强体质。天气干燥,居室内要注意加湿及通风。
-行-
秋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打球等(运动量适当,不可大汗淋漓),让身体增强对寒凉气候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