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时时鸣响,如闻潮声,或者低细连绵或者粗暴难忍,但闻声响而不见声源,这是耳鸣在作祟。
随着生活节奏、环境和健康意识的变化,耳鸣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部分人群因此出现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在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中,耳鸣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血管性疾病、听力受损、中耳堵塞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头颈部外伤、耳毒性药物所致等因素。
而在中医理论中,我们对耳鸣也有着不同认识和见地。耳鸣的病因常归咎于肝火上扰、肾气不足、脾胃虚弱、风热外乘等。
不同病因所致的耳鸣,在临床表现上也具备着不同的特征,当然在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上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介绍中医角度对耳鸣的辨证思路及常用治疗方法,供参考。
肝火上扰的耳鸣是怎样的症状表现呢?一说肝脏是情绪器官,情志失调最易犯肝。
五脏各有相属的五志,其对应关系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忧(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惊)。什么意思呢?比如范进中举后突发疯病,即是喜这种情绪太过以至于伤了心神。再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时时悲伤哭泣,最终咳嗽咳血病入膏肓,即是悲伤太过伤了肺气。
同理,愤怒太过即会累及肝脏,所以肝脏为病也常伴随着愤怒郁结而来。
肝胆火盛可能导致耳鸣突然发作,部分人还伴随心烦易怒,情绪波动后症状加重。
另外,肝火上扰往往会头痛面赤,口苦咽干,胸胁胀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在舌脉上表现为舌红苔黄、脉多弦数。胆火上扰型耳鸣以清肝泻火为治疗原则,可以选择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是清泻肝胆实火上炎的著名方剂,出自《医方集解》,多经传用。全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黄共十味中药材组成。配伍严谨,行方周全,在相关证型中,龙胆泻肝汤有助于清泄肝胆火、缓解相关症状。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肾脏亏虚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有的耳鸣与肾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剩余54%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