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大众卫生报"免费订阅靠谱健康资讯
“我家娃是人小呼噜声大,医院检查吗?”“孩子总是眨眼、清嗓子,这是怎么回事?”“孩子经常拉不出,有啥好办法?”……你家娃是不是也有这些“小毛病”?
家长们切勿小瞧了这些“小毛病”,
有的孩子频繁出现眨眼、清嗓子,一些家长认为这只是孩子的不良习惯,慢慢纠正就是了,或者认为是些“小毛病”,孩子大了自然会好转。殊不知,这可能是许多疾病的早期信号,应该引起家长重视。
短暂性抽动障碍
起病多见于4-7岁儿童,初期常表现为眼部、面部肌肉抽动,如反复眨眼、皱眉、清嗓子、吸鼻子、摇头等。抽动症状常起伏、多变,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医院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否则抽动症状有可能会向颈部、躯干或者上下肢发展,成为多发性抽动症,有些还会合并多动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
倒睫
由于眼睫毛向后方生长,导致不正常地触及眼球,引起异物感,出现眨眼、怕光、流泪等,尤其是摩擦黑眼球部位的角膜,严重者还会引起角膜炎,进而影响视力。
干眼症
是泪液分泌减少,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眼病,常有双眼痒感、异物感。现在,许多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用眼过多,因干眼症出现眨眼、揉眼的情况明显增多,家长应加以注意。
儿童近视
近年来儿童近视发病率上升,与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强光刺激、用眼过多、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等有关,孩子视力疲劳也会出现眨眼睛。家长应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
结膜炎
引起结膜炎的原因很多,儿童常见有细菌性、病*性或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频繁眨眼,眼睛有异物感,眼屎增多,怕光流泪。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与鼻、咽、喉及扁桃体有关,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都可以因为刺激咽喉部出现咳嗽、清嗓子等症状。
家有“呼噜娃”,要及时查明病因
孩子睡觉时,如果偶有鼾声,可能是睡姿不合适,如果无论何时以何睡姿睡眠,都经常发出鼾声,那就应该带孩子去看病了。
通常造成打呼噜的原因是因为鼻咽部有病变,堵塞了呼吸道,如: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发炎、鼻中隔偏曲等。其次,舌根下坠、身体肥胖也是引起儿童打呼噜的主要原因。
扁桃体、腺样体都属于淋巴组织,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如果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就会刺激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打鼾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反过来,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也容易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儿童腺样体肥大早期以内科治疗为主,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者纯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以化痰软坚散结,宣通鼻窍为主,同时配合体质调理,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只有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手术治疗,切除腺样体。
小儿便秘非小事,危害可不少
在日常门诊中,常常见到家长带孩子来看便秘。什么是便秘?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以下几种情况都属于便秘:
排便的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上;便质干结,严重的则如羊屎状,即球状;排便费力;有的则是大便并非干结,但排出困难。
那么,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呢?
小儿便秘最大的痛苦是肛门疼痛,便秘可引起肛裂、痔疮,出现出血、排便疼痛等严重不适,有时还会导致尿频、遗尿。长期便秘还可造成小儿对排便深深的恐惧,个别小年龄孩子出现排便困难,大便时孩子闹、家长心里哭的痛苦过程,对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夏用四方法,养护孩子脾胃
炎热的夏季吃一根雪糕,很是惬意,对孩子来说,更是喜欢。但是一根根雪糕,也许就是伤及孩子脾胃的元凶。在古代有“春夏养阳”的养生理论,加之孩子本身“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所以在夏季更应该顾护孩子的脾胃。为了孩子的脾胃,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戒“凉”
春夏之季阳气生发,此时应该顺应阳气生发之势,戒“凉”以免伤及脾阳。首先强调,不要过度食用“寒凉”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俗话说“寒从足下起”,光着脚丫在瓷砖地上走路,夏季空调温度太低,这些都容易导致腹部、足部受凉感寒。
二要食“甘”
食物有“五味(酸、苦、甜、辣、咸)”,五味相合于五脏(肝、心、脾、肺、肾),所以甘甜味入脾可以补脾,而且味道偏甜,孩子会比较喜欢。在夏季家长可以给孩子适当食用甜味的食物,如苹果、西瓜、丝瓜、红枣、小米,薏苡仁、芋头、山药、土豆、胡萝卜、红薯等,可以做成粥、汤、菜肴、果汁等,但是也要注意,过食甜味食物容易阻碍脾胃的运化,气机不畅,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不要一味过多或只吃甘味食物,还应该搭配其他食物,营养均衡。
三要多“动”
如果孩子在户外运动比较少,加之吃的太多,过多的食物壅滞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厌食、腹胀、口臭及便秘的症状。在夏季,应增加户外运动,如上午9-10点,下午4-5点可以去公园多运动,散步、跑步、或游戏。运动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消化。
四要动“手”
夏季衣着单薄,便于给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按摩。在家里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简单的推拿按摩,调理孩子脾胃。家长可以用双手搓热后给孩子摩腹,如果孩子平素脾胃虚弱,厌食、大便偏稀,可以逆时针摩腹;如果孩子口臭、腹胀、便秘可以顺时针摩腹。另外可以选择补脾经、捏脊等治疗,不仅可以调理脾胃,还可以帮助孩子改善食欲,通畅大便。
中医认为孩子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然而脾为阴土,夏季湿邪及寒冷饮食,最易损伤脾阳。因此夏天来临,切忌过食寒凉的食物及处于过凉的环境,注意顾护阳气,保护孩子娇弱的脾胃。(北医院儿科主任吴力群、主任医师郝宏文、医生尹英敏)
▼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