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杆菌自然人群感染率超过50%。而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又称为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一种微需氧细菌,主要寄生在幽门和胃窦附近的粘膜上。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有害菌,它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微生物,对健康有一定伤害。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们的体内可能会出现牙周病、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便秘等。而且,它的传染性很强,潜伏时间较长,因此对于感染这种病菌后的症状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做好预防感染的准备工作。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01
泛酸
人们受到幽门螺杆菌的影响会诱发胃泌素排泄,导致胃酸过多,主要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02
腹痛
部分幽门螺杆菌患者还会有腹痛的现象,这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受到损害,且有些患者还可能会有反复发作性猛烈腹痛、上消化道少数出血等表现。
03
口臭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寄生,在口腔内感染发作,会导致口味重。严重的患者还会有一种特别的口腔异味,难以去除。
04
其他症状
一些人群患上了幽门螺杆菌在饭后会出现上腹部饱胀或不适情况,常伴有其它不良表现,如嗳气、腹胀、反酸、食欲减退等。
总而言之,发现有以上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被感染上幽门螺杆菌,不可忽视其危害性,应当遵照医嘱接受治疗。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胃肠专家指出,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口口、粪口、胃口等方式传播。
01
口腔传播
口腔传播的方式是幽门螺杆菌人传人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人在饮食中都不喜欢用公筷,这就给幽门螺杆菌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腔传播,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可能使全家人都被感染。经常在外就餐者被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加。所以,实行分餐制,碗筷分开,夹菜用公筷,应当成为我们的常识。
此外幽门螺杆菌传染途径还可以是接吻,科学研究发现:胃部的幽门螺杆菌在唾液中也会有所残留。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02
粪口途径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人体胃部,并粘附在胃粘膜上。当受损的胃粘膜脱落时,幽门螺杆菌也会脱落,通过粪便排出。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水源或食物,而使饮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研究表明,低温能延长幽门螺杆菌的生存期,因此低温保存的食物如被幽门螺杆菌污染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机会。
03
胃口途径
是指幽门螺杆菌经感染者的呕吐物传给健康者。主要发生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儿的兄弟姐妹中。小儿容易发生呕吐及生理性胃食管返流。而且小儿卫生意识差,有喜欢吸吮手指,幽门螺杆菌容易在集体生活的儿童中传播。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幽门螺杆菌患者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定时定量保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此外,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04
医源性传播
胃镜检查是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幽门螺杆菌可能附着在胃镜检查器械上。如果器械不彻底清洗,下一个患者可能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源头。
酵素VS幽门螺杆菌
好的酵素能改善和调节胃肠道功能,并有效地预防消化性溃疡和炎症性肠病。长期补充酵素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性薄膜,对于促进胃炎愈合有积极的帮助。亦可改善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增强胃肠道粘膜防御功能,增强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